永定

招商网

永定招商网  >  永定招商引资

永定招商引资

永定区 - 自然地理永定区位于湘西山地东北部,地处张家界腹部,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,距省会长沙398公里。地理位置坐标是:北纬28°52′至29°48′,东经109°40′至111°20′。在张家界市区境内,由于受地理、地层、构造、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,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。从地势上来看,西接云贵高原,东临洞庭湖,北与鄂西山区接壤,南又与雪峰山毗连。其总的地势是:东南与中部低,四周高,沿澧水河流两岸,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土平原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,境内经历过多次大地构造运动,尤以第四纪新构造运动,对该市地层岩性、地质构造、地貌景观形成的作用和影响最为深刻巨大。天门山属武陵山脉南支,山麓距市区8公里,山顶距城20余公里。海拔1517.5米,四周多为绝壁。顶部较平旷。由发育齐全的寒武系地层构成,呈喀斯特岩溶地貌,多奇峰幽谷。山上多为原始次生林覆盖,植被面积占总面积80%。永定区内的地层,除前震旦系没有出露,石炭系缺失外,基本上发育都较为齐全。寒武系、奥陶系在该区发育完整,岩性以石灰岩为主,还有白云岩、页岩。发育完好的岩性引起学者的重视,经常前来考察。因为地层主要为石灰岩层,所以当地为建筑业用石料、石灰,生产水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。该市地下喀斯特溶洞景观形成,石灰岩层也是先决条件。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、溶槽、石芽、干谷、石丘、石陵市内各地可见,唯石林在市区少见,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,但很少成林。永定区地处湘西山地东北部,武陵山脉北段绵亘区境。天门山海拔1518米,为区内最高峰;东部潭口河谷海拔136米,为区内最低处。武陵山脉盘踞湖南的西北角,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,山系呈北东向延伸,弧顶突向北西,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,海拔在1000米左右,峰顶保持着一定平坦面,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,坡陡,谷深的特点,最高峰壶瓶山海拔2098.7米。武陵山脉山原土地地貌发育自关向南分为3支。北支:分布于湘、川、鄂边境的八面山、八大公山、青龙山、东山峰、壶瓶山;中支:沿澧水干流北侧,有天星山、红星山、朝天山、张家界、白云山等;南支,从贵州省境延伸过来,进入湖南省有腊尔山、羊峰山、天门山、大龙山、六台山等,为武陵山脉的主脉,是澧水与沅水的分水岭。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。武陵山脉纵贯湖南省西部,成为东西交通的屏障,但局部地段有较低的山隘、如洞口等地,构成东西交通的通道。天门山天门山天门山古称云梦山,又名玉屏山。坐落在张家界市区以南10公里处。公元263年,因山壁崩塌而使山体上部洞开一门,南北相通。三国时吴王孙休以为吉祥,赐名“天门山”。天门洞,位于海拔1260多米的绝壁之上,门洞高131.5米,宽37米。据地质专家考证,门洞中央系东西岩层向斜的交汇处,因挤压而导致岩石破碎崩塌,最终于263年形成门洞。天门山海拔1517.9米,因与山下市区相对高差达1300多米,故尤显伟岸挺拔,其天际线之美,堪为山的典型。永定区天然雨水充沛,水资源丰富,澧水自西向东流贯全境。主要有澧水水系和沅水水系,大小河流共266条。沅水又称沅江,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,分南北两源,南源龙头江,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,北源重安江,源于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,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,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,东流至黔城与舞水汇合处称沅江,流经会同、洪江、中方、溆浦、辰溪、泸溪、沅陵、桃源和常德等县市,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。干流全长1033公里(湖南568公里),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,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,多年平均径流量393.3亿立方米。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,位于湖南省西北部,流域跨湘鄂两省。澧水干流分北、中、南三源,以北源为主,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,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,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,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。沿途接?水、渫水、道水和涔水等支流,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。干流全长388公里,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(湖南15505平方公里),多年平均径流量131.2亿立方米。永定区地形独特,物阜民丰。农产品有稻谷、七星椒、黄豆、菜油、茶叶、苎麻、木材、中药材、湘西黄牛、水果等。矿产资源:永定区的地层复杂多样,所以矿产资源也丰富,有铁、煤、磷、镍、钼、重晶石、石煤、石灰石、大理石等30余种,特别是盛产的石灰石为当地建筑业提供有利的条件。林业资源:张家界风景有宜林荒山230余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75.5%,活立木蓄积量达3.01万立方米。木本植物共110科351属1049种,有珙桐、水杉、银杏等珍稀树种20多种。水利资源:极为丰富,澧水干流水能蕴藏量22万千瓦。矿产资源储量较好,其中铁矿储量达2324万吨。有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温泉3处,日出水量5000吨。旅游资源:永定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。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仅30公里。人文景观有江南名刹普光禅寺、玉皇洞、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、崇山欢兜冢、郝王墓、清朝名将刘明灯石墓群等。自然景观有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、百里画廊茅岩河、卧虎洞、飞潭瀑布等。永定区 - 历史沿革在新时器石代,境内澧水两岸就人类活动了。上古时期典章文献《尚书·舜典》中便有“舜放欢兜于崇山”的记载。又据清康熙二十四年(公元1685年)农历乙丑年)杨显德纂修的《永定卫志》与清道光三年(公元11652年,农历癸末年)修刊的《永定县志》以及《慈利县志》和《桑植县志》等史书记载,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,划全国为三十六郡,当时的大庸与慈利便属于黔中郡,它是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,比省会长沙还早。黔中郡所辖包括慈姑县(县址在今慈利蒋家坪乡太平村一带),桑植县与大庸县(今永定区)、石门县、安乡县、澧县、津市、临澧,以及湖北省公安、鹤峰两县与湖南桃源县一部分地区。西汉时期,除地方设立郡县外,还加封国,实行的是郡县国交错体制。西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,农历乙亥年),刘邦当朝,他下令分黔中郡为武陵郡,析慈姑县为孱陵、充县(含永定、武陵源两区与桑植县)。三国时期,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(公元263年,农历癸末年)见蒿梁山洞门大开,玄朗如门,以为吉祥,便改嵩梁山为天门山,同时改武陵郡为天门郡,析充县、增置中县(旧址在今慈利县三官寺一带),当时的大庸便属于天门郡管辖。西晋太康四年(公元283年,农历癸卯年)废充县、改置临澧县。南北朝时期,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当朝,于孝建元年(公元454年,农历甲午年),又“分荆州武陵,天门属郢州刺史。”宋明帝秦始三年(公元467年),武陵,天门郡仍属荆州。西魏恭帝拓跋廓于二年(公元555年,农历乙亥年),又罢天门郡置澧州。北周建德四年(公元575年,农历乙未年),又废娄中与临澧两县而置崇义县,又新置北衡州(因为北周的统治范围南不到衡山,但为了祭 祀五岳,才将天门山作为南岳衡山,故名北衡州)。隋文帝杨坚当朝,于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,农历戊午年),又改北衡州为崇州,零阳县为慈利县,与崇义县同属崇州管辖。隋炀帝杨广于大业二年(公元606年,农历丙寅年)又废崇州,改澧州郡为澧阳郡,统辖六县(慈利,大庸均属澧阳郡)。唐朝时期,全国改为十道。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,农历辛巳年)下令置澧州澧阳郡,属山南道,统辖六县,慈利与崇义县(今永定、武陵源二区与桑植县)归其所辖。五代十国时期(公元907—960年),今张家界全境属楚国管辖。宋朝时期,宋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将全国调整为二十三路,路下设府、州、军。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元年(公元963年,农历癸亥年)下令将今张家界全境划规澧阳郡,曰慈利县,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,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,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。元时,设立十一个行省,忽必烈下令,于置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,农历丁丑年)改置澧州路总管府,所辖四县(慈利是其中之一,既今张家界市全境),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。元成宗元贞元年(公元1295年,农历乙未年)当朝皇帝铁木耳又下令将慈利县升为慈姑州, 复名慈利州,辖四县,现今的张家界市全境属慈利州管辖,并在州内溪峒间置安定(今永定区内)、柿溪二州。今桑植的外半县属柿溪州,内半县则分置上下桑植长管司(以后改为安抚司)。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(公元1364年,农历甲辰年)改澧州路为澧阳府,辖四县,罢安定、柿溪两州。明时,永定区明王朝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,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,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。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,农历已酉年),降慈利州为大庸县,隶属于澧州。民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,农历丙辰年),慈利划规常德府管辖。这时期,当朝为了征讨覃后,在永顺羊峰山设羊山卫,并修筑排栅城,三年迁羊山卫城于大庸溪之阳,更名为大庸卫(所谓“卫”,即军事建制,属湖广都使司)。民洪武二十二年(公元1389年,农历己巳年),又改大庸卫为永定卫,二十三年,又在慈利设九溪卫,两卫同属湖广都使司管辖,而今张家界市的行政区划在当时则属慈利县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公元1396年,农历丙子年)划规岳州府。清时,设立二十个行省,以下设府、州、县。清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,农历庚戌年),桑植与茅冈土司相继改土规流,升澧州为直辖州,辖安乡、石门、慈利等四县,同时废永定、九溪两卫,新设安福县(今永定、武陵源两区与慈利、桑植两县在当时均属安福县),并改岳常道为岳常澧道。雍正十三年(公元1735年,农历乙卯年)割原九溪卫麻察所并入溶美司,置鹤峰州,属湖北省宜昌府,同时割安福所与桑植司地置桑植县,属永顺府管辖。还将慈利十、十一、十二、十三都及八、九、十四都的一部分地方,以及永顺部分地方和原茅冈司地方置永定县,隶属澧州。民国时期,先在省下设三个道,六十个县,后废道设“行政督察专员公署”。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,农历丙辰年)湖南省栽撤武陵道,将大庸、桑植、慈利县划规辰沅道。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年,农历壬戌年)裁撤“道”的建制,仅存省、县两级,所以,大庸、慈利、桑植三县均属省直辖市。民国二十三年(公元1934年,农历甲戌年)11月24日,贺龙、任弼时、肖克、关向应等,领导红军二、六军团解放大庸县,建立中华苏维埃湘、鄂、川、黔革命委员会。民国二十四年(公元1935年,农历乙亥年)红军长征,湖南省建湘西绥靖处,管辖慈利、大庸、桑植、临澧、石门、澧县等6个县,专员办事处,设在慈利县。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(公元1938年至1949年,农历戊寅年至已丑年),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,大庸与桑植属第八督察区,专员办事处设在永顺。慈利县属第四督察区,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张家界市全境解放。公元1949年至1988年(农历已丑年至已巳年),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,而大庸、桑植两县则于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属永顺专区管辖,8月后划规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。1988年至1990年(农历已巳年至辛未年)经国务院批准,成立大庸地级市,辖慈利、桑植两县和永定、武陵源两区。1994年4月4日,经国务院批准,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,仍管辖永定、武陵源两区和慈利、桑植两县不变。1988年成立大庸地级市后,原大庸更名为永定区。2004年,永定区辖6个街道、9个镇、12个乡。永定区 - 发展概况永定区东邻慈利、桃源两县,永定区南接沅陵,西抵永顺,北与桑植、武陵源区接壤,全区总面积2172平方公里。20年来人工造林.5万亩,有活立木蓄积量3.01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75.5%。全区农村小康建设步伐明显回忆:全区366个村(居)委会,目前已有110个村迈入小康村行列,有205个村基本达到小康村标准;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8.4万人减1.24万人。永定区交通便利,通讯快捷。张家界荷花机场已开通直达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海口、重庆、贵阳、成都、西安、长沙、宜昌、桂林、厦门、珠海等国内大中城市航班,张家界海关已经国务院批准,1999年可开通香港、澳门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航班。枝柳铁路东西横贯,有二级客运站和货运站各一座。全区初步形成了“主通道快速安全,主骨架四通八达,主枢纽功能齐全,水陆空全面配套”的主体交通格局。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、长途电话传输数字化,拥有2万门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网,增设了移动电话通讯设备。移动电话、直拨电话、图文传真等,与国内外联结十分便捷。全区现有乡镇企业16901家,全区共有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06家200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.85亿元,较上年增长14.3%。全区共有商业法人单位58家,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点总额达到8.15亿元。进年来全区还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,公路、市场等都得到全面建设。全区内文化事业也发展顺猛,各类学校达325所,拥有文化馆、图书馆、戏剧团、文物管理所等多家文化机构,各类专业人才达5000人。近年来,永定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,实施“以大旅游形成大市场,以大市场导向大开放,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”的战略构想,致力于经济建设。1998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10.55亿元,较1978年1.27亿元增加9.28亿元,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1.8%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快,粮食总产量达到16.77吨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90元;1996年被列为全国粮食自给工程实施区(县)之一,1997年被列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新增规模开发区。工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,对近30余家工商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,新上了一批技改项目,林产品深加工、旅游产品开发、建材、汽配、轻纺、化工等工业项目初具规模,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。财政收支连续6年保持平衡。永定区旅游环境不断优化,旅游条件日臻完善。已建成各类宾馆饭店50余家,其中星级宾馆10家、“三资”企业10家,拥有床位8.4万个;世界级“原始空中花园”---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开始投资兴建。西溪坪旅游工业开发区已经成形,区内水、电、路全部配齐,小商品批发市场竣工开业,正在建设中的南庄大市场将成为湘、鄂、川、黔、渝重要物资集散地之一。连接空港、客站及开发区与城区于一体的鹭鸶湾大桥、观音大桥已建成通车,城区武陵路、陵园路等道路正在加快建设。永定区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兴起,星级宾馆饭店有22家(属永定区管理的9家),床位4500个,非星级宾馆、饭店、招待所(含个体)共280家,床位14000个。餐馆就更多了。家庭旅馆是一个新兴的旅游服务项目。在家庭旅馆食宿,不仅可以品尝原汁原味的土家菜肴,还可以体验和感受土家人家的家居生活。饮食菜谱以湘菜为主,一般饭店还有川味(麻辣)和粤味(甜味)菜肴。土家风味菜是最具地方特色的菜肴,以腊味系列为主,干菜系列也是典型的土家风味菜。扣肉是土家席面不可缺少的主菜。还有岩耳炖乌鸡、板栗炖乌鸡等都是土家上等菜肴。永定区近几年开发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,主要以饮品居多,如葛根系列饮品有葛根宝、葛根粉。茶叶类有龙虾花、三岔茅尖、云雾茶,还有独具特色的茅岩莓茶。酒类有土家包谷烧和竹筒酒系列。食品类有土家腊味系列和土家干菜系列,如腊肉、腊香肠、腊肠、腊猪肝等。另外还开发了一些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,如粘贴画等。购物场所主要集中在城区,商场有商业大楼和百货大楼,规模较大,商品齐全。超市近几年发展较快,目前已有10多家超市和一些旅游品专店,如土特产饮食品,工艺美术纪念品,服装服饰等。永定区 - 名优特产银杏:银杏因其生长缓慢故又名公孙树,是裸子植物银杏科中的成员,在武陵源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带,为数不多,但它能成大材,目前各地也已有培植,但数量不多,产量也很少。张家界名茶:如“青岩茗翠”和“龙虾花茶”就早已香飘四海、誉满天下。其他如“云雾仙品”、“甑山银毫”、“五雷月眉”、“茅坪毛尖”、“西莲贡茶”等,也都很有名气。青岩茗翠:名茶之一,因产于风景明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表岩而弛名中外, 故名青岩茗翠。一九八三年五月,青岩茗翠参加省“五名”评活动,被评为优质名茶,荣获金杯奖。一九 八八年十月,参加北京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评选,荣获国家银质奖。 青岩茗翠茶场,在海拔四百五十米和九百米之间,山峦重叠,常年多雾,气候温和,土质肥沃,适宜 茶叶生长。 从清明到谷雨开始采摘鲜叶,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。制作工艺分杀青、初揉、复炒、初烘、 整形、摊晾、干燥等八道工序。其品质特点,外形条索紧结、肥硕、浑圆、较曲,银毫满披,色泽翠绿。 冲泡后液色嫩绿明澈,叶底鲜活匀整,清香馥郁持久,滋味鲜醇回甘。饮之香留舌底,回绕九肠。本品用 皮纸包好,放置专装茶叶的木箱内密封保存;或放在石灰缺勤 保存,确保色鲜味美。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誉为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张家界风景胜桂林,青岩茗翠飘 四海”。永定区龙虾花茶:产于张家界永定区境内的一碗水、三岔、黄坡等茶场,名茶之一,其形状类似龙虾花茶。 龙虾花茶生长在海拔四百五十米至一千米的山腰,四周群山环抱,云雾缭绕,土壤肥沃,具有生产 名茶的优越条件。龙虾花茶非常讲究原料和制作工艺,在清明谷雨之间,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的完整芽叶,经过杀青、 揉捻、整形、提毫、烘焙、拣剔六道工序精制。造型独特,外形扁曲成龙虾状,银毫满枝,色泽翠绿。 冲泡后,茶条彼起此伏。似龙虾戏水。其内质芬芳馥郁,茶液碧绿明净,滋味甘爽醇美,叶底嫩绿光洁。 饮之芳香留舌,醒脑爽身。茅坪毛尖:相传茅坪毛尖茶,始于明朝天启年间(公元一六二0年),武昌王五王子朱如烩, 避魏忠贤擅权煽乱之变,隐居湖南南岳拜南岳飞华寺天岳和尚为师,埋名削发为僧。后因时局动荡频繁, 辗转来到市茅坪上首,建庵居住今大悲庵,取法名为“恒性”,并于大悲庵两侧种植茶叶树,精心培育成 一片枝茂叶青的茶叶林,最后 细摘精制,生产出清香扑鼻,味醇色美,饮后醒脑爽性,润肺提神的上等茶叶,人称茅坪毛尖。杜仲:属杜仲科落叶乔木,喜光,适应性强,皮为贵重药材。用它可强筋骨、补肝肾、益腰膝、除酸痛,还能降血压。《神农本草经》,《本草纲目》都记载了杜仲的药效。在张家界市的慈利县拥有全国第二大的杜仲林生产基地,栽培面积八千多亩。采用杜仲为原料生产的杜仲茶、杜仲酒等系列产品运销国内外深得人们所爱。葛粉:是从藤本植物葛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纯天然营养佳品,它具有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、补肾健脾、益胃安神、清心明目、润肠道便及醒酒等功能。临床表明,对防止动脉硬化和降血压、抗老、治冠心病、健美皮肤、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、增强记忆力、提高儿童智商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龟纹彩石:在天子山顶一带,有种石头其纹路恰似乌龟纹,当地人称“龟岩”,这里的工匠们以它为原料进行手工雕琢.镂刻成石龟、石牛、石马、石龙、石香炉、石砚等工艺品,其形态之逼真、艺术之精湛、栩栩如生,深得游客的喜爱。现不仅在本地区销售,而且还远销日本、台湾、香港、以及东南亚一带国家。密桔:盛产于武陵源索溪两岸和武陵源邻近的九溪、江桠一带,成熟季节在9-10份,大的重达400克,含糖适中,清甜爽口。溇溪渡至索溪口,公路两侧,散布着大片的桔林。岩耳:又名石耳,生长在张家界的绝壁之上,岩耳是岩石的苔衣,体呈叶状,背面大都为灰色或黄褐色,它营养丰富,并有消炎滋补的特殊功能,既是食品,又是药品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石耳气味益精。” 岩耳为张家界山珍,它不仅是山民餐桌上的上等菜,而且是国宴的佳肴。由于岩耳得来不易,长住名山宝刹的和尚,都把它当作佛家珍物,如果偶然得到岩耳,便“宝而藏之”,用来馈赠教友和亲朋。永定区 - 风土人情土家族工艺美术多姿多彩,锦壁辉煌。充分反映出土家人的聪明智慧与创造才能。民族工艺中以手工制工和建筑工艺品尤为突出。在手工美术方面主要有纺织、编织、刺绣、竹器编织等。就纺织而言,奏汉时土家先民就学会纺织精工细布,史称“布”。具有土家族特色的“西兰卡普”亦称“土家织锦”(汉语称为“土花铺盖”即其一种),是土家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。它具有历史悠久、图案精美、色彩鲜艳、对比强烈、想象丰富、工艺独特等特点,既有广泛实用价值,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,是土家族历史沿革和民情风俗的艺术再现,堪称中国和世界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品佼佼者。土家姑娘从十一、二岁便开始挑花刺绣,继而成为织彩绣锦能手。姑娘出嫁必有自己亲手织成的土花铺盖作嫁妆,否则,就会被寨子里人睢不起。土家织绵以三块彩织缀联而成,两端镶织彩色花边,构成一幅秀丽图案。其织纹图案可分三类:一是取于自然万物之象;二是各种风俗几何图形;三是原始象形文字图案。其中,又以当地风俗几何图案居多。织锦题材有野生花卉、虫形鸟姿、祥云彩霞等自然风光和生灵万物。清有无名氏作溪州竹枝词曰:“风采牡丹不为巧,八团芍药花盈盈。”永定区挑花、牵花、刺绣、竹木器编织等在土家、白民族中十分盛行。挑花和牵花(亦称装花)多以白色土布为底,用多种颜色在底布上作成各种图画(挑花常用黑线,牵花常用彩色),充分反映出土家白民妇女热爱生活和独特审美意识。“刺绣”则多用于装饰,床单、帐帘、枕巾、帕子、飘带等都是嵌有精美大方图案的艺术珍品。有民歌为证:“白布帕子四只角,四只角上绣雁鹅;帕子烂了雁鹅在,不看人材看手脚(工艺)。”可见,土家姑娘擅长刺绣,其工艺精湛绝伦。竹艺是土家民族的传统手艺。土家族编织竹篓、竹篮、竹筛、竹箕工艺十分精巧,造型美观大方,且坚固耐用。菲薄如纸的竹篾柔软如丝,清香沁鼻。这些篓、筐、篮等竹艺精品,不仅以工艺造型而著称,而且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。尤其是生活在山里的土家人,更是篓不离背、筐不卸肩;即使是“三朝回门”的新媳女身背一篓着红点绿的“礼行”也会倍感荣耀,多增光彩。土家族人在绘画、建筑、雕刻工艺方面,始终保持着民族的艺术风格。土家粘贴画是一种粘贴在三夹板上的画,其画做工之独特,艺术性之高,都堪一绝。作此画一不用纸、二不用油彩、三不用毛笔、也不用墨汁。原料却是沙石、树皮、芭茅杆、竹笋壳、或碎布片。用此材料作画所表现的武陵山水风光、湘西的古寨风情,栩栩如生,即有山水的效果,又有国画的神韵,如今此画已获国家专利。土家人主食以苞谷、大米、高梁、红薯、杂豆、洋芋为主。加工花样颇多,吃法也银讲究。菜肴讲究酸、辣、香味。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。“辣、酸、香三字,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。腌制泡辣子,吃起来又辣又麻,别有滋味。酸辣子,既可油煎,又是上等佐料。糯米酸辣子、苞谷酸辣子,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。秋冬后,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,以备冰封时节、农忙时节、蔬菜淡季吃。夏天,天气炎热,不宜吃荤腥,鱼、猪肉又易腐,拌上糯米粉子,腌制成酸鱼肉,既不油腻、腥臭。又防腐、上口,是招待宾客的佳品。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。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,味美易咽,营养丰富。豪饮品茗,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。饮洒煮洒,由来已久,古代巴入就已豪饮成习,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。土家酿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,如五谷杂粮洒,葛根洒、药材洒、可酿洒。饮洒亦有讲究,明清时期,土家族有特殊饮洒习俗,谓之”咂洒“。据传”咂洒“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,将洒坛置于道旁,内插竹管,每过一人咂洒一口,以此传习成俗。茶,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。孙云梦记九,永风俗:“人啜茗粥,著山屐。”茶,有凉水甜洒茶,凉水蜂蜜茶、糊米茶、姜汤茶、锅巴茶、绿茶、灯笼果茶、老叶茶、茶果茶,还有炒米茶、蛋茶等等。凡来人、来客、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,层次级别颇有讲究。常客筛一般茶,贵客筛蛋茶、甜洒茶。夏天,天热口渴,山民用葫芦,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,冲糯米、高梁甜洒,连洒糟一起喝。土家族喜养蜂,蜂蜜为居家珍藏,客来茶中加放蜂蜜,这是客人的口福。冬天,喜喝熬茶。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,常年不离,是土家火坑中的“不倒翁”。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,汤色深红,香气扑鼻。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,用布扎紧,放至开水中,待冷却后喝,有止渴解暑之功能。“住山靠山,靠山吃山。”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。胡葱、椿芽、蕨笋、葛粉、枞菌、野木耳、炖肉煮汤鲜美至极。若用油烹炸,谓;菌油“,香纯味鲜。武陵山里多野蜂,巢于树洞土窟之中。蜂卵化取卵蛹,油炸酥脆,堪称土菜一绝。过年馔肴,风味独特,尤其讲究腌制腊野味。山民将野猪、鹿子、白面包湎卤腌缸中半月,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,作成宴宾上等佳肴。”血豆腐“即将豆腐合猪血,猪肉及花椒、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,捋成卵形,以竹筛置火炕上,烟熏烤成腊黄,吃起来耐嚼味香,堪称佐酒上品,亦为土家特色菜。永定区“合菜”俗称“团年菜”。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。相传明嘉靖年间,土司出兵抗倭,为不误军机,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。其制作是将萝卜、豆腐、白菜、火葱、猪肉、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,即合菜。除味道佳美,还别有深意。它象征五谷丰登,合家团聚,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。“社饭”是土家人每年二月“社日”必食的“佳节饭”。其作法是先于节日前上山扯来野葱、社菜,洗净剁碎,放于锅中焙于。煮饭时,先将肥腊肉炒香,铲出待用。煮饭时以三分糯米和一分粘米混煮,粘米半熟后方下糯米,然后将米汤滗净,放进社菜、胡葱和腊肉,搅拌均匀,阴火焖熟。揭开锅盖,香气盈室,其味妙不可言。“猪血稀饭”:每年三月是“白蒂天王”的生日。土家人杀猪祭祀。庙祝时煮“猪血稀饭”祭于神前。凡祭祀之人,都要分吃猪血稀饭一碗。此外,过年杀年猪祭祖,也煮猪血稀饭。寨子里逢人都可舀一碗吃。有远道来客,更要请一碗“猪血稀饭”,甚至有相强之意。白族饮食与土家族有相通之处,仍以苞谷、大米、高梁、红薯、洋芋及杂豆为食。他们喜吃酸冷辣味食品,亦喜喝茶嗜酒。凡贵宾上门,必筛一碗“三蛋茶”并待之以酒。白族人民喜制包苞谷酒、高梁酒。待客时大碗喝酒'大块吃肉。永定区 - 旅游资源张家界旅游永定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。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仅30公里。人文景观有江南名刹普光禅寺、玉皇洞、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、崇山欢兜冢、郝王墓、清朝名将刘明灯石墓群等。自然景观有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、百里画廊茅岩河、卧虎洞、飞潭瀑布等。张家界因旅游建市,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,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——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、索溪峪自然保护区、杨家界四大景区组成,风景游览区面积264.6平方公里,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首批地质公园、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。“武陵之魂”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、“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”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道教圣地“南武当”五雷山、“百里画廊”茅岩河、万福温泉等景区也是景色秀美、风光独特。贺龙故居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普光禅寺、玉皇洞石窟群、老院子等8处人文古迹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土家风情园、秀华山馆等民族风情景点和魅力湘西等演艺节目,全面展现了土家族、白族、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。全市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2处,其中5A级1处,4A级5处,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完善,旅游日接待能力可达3.62万人。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、溶槽、石芽、干谷、石丘、石陵市内各地可见,唯石林在市区少见,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,但很少成林。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,有一片石林,俗称“石栏栅”,颇引人注意。天门山风景区地貌,应属高山地形,有流水的侵蚀作用,也有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。在流水侵蚀作用下,岩层产生崩塌,形成悬崖陡峭,极为壮观,面临澧水,更是雄伟。喀斯特溶洞高挂山峰,奇妙无比,历来为游览胜地。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区的黄龙洞,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。它们集溶洞、溶洞河、暗河、落水洞、漏斗为一体。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,石钟乳、石笋、石柱更是千姿百态。
招商热线:400-151-2002
投资指南

永定区 - 自然地理永定区位于湘西山地东北部,地处张家界腹部,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,距省会长沙398公里。地理位置坐标是:北纬28°52′至29°48′,东经109°40&prime... 更多

投资永定
  • 工业用地

    工业用地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企业政策

    企业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厂房仓库

    厂房仓库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写字楼租售

    写字楼租售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

    资金扶持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人才政策

    人才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
    友情链接:

    武陵源区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桑植县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慈利县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张家界产业扶持政策

    永定土地出租出售     永定厂房出租出售     永定仓库出租出售     永定写字楼出租出售

    永定招商引资服务平台

    ×

    您好,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、工业用地、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也可直接拨打400-151-2002,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!

    稍后再说

    马上咨询
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51-2002

    客服咨询

  • 注册公司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咨询
  • 产业扶持咨询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